這幾年隨著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,農村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也加快了腳步,為了讓廣大農民過上更方便幸福的生活,國家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支持,還在政策上予以傾斜,加快農村基礎民生建設,從最基本的關乎農民日常生活所需做起,包括農村修路、危房改造、電網改造等。當然還有一項重要的工程,那就是給農村安裝路燈,為廣大農民夜間出行提供方便。因此,在路燈剛剛安裝的時候,多數農民也都是十分高興的。可是,過了一段時間之后,有農民卻說:安裝路燈干啥,還不如不裝呢!那么,為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?農民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呢?一開始備受農民稱贊的路燈怎么就突然遭到冷落呢?下面,一起來看下,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些現象的發生。
第一個:路燈經常壞,壞了又不修
據了解,一些村莊安裝的路燈質量其實并不好,使用沒多久就壞了。一般來說,燈壞了就修,這樣就不影響使用了。可是,由于資金有限,且路燈的維修任務分配的又不具體,所以,一些村莊總是找不到具體的負責人,導致路燈壞掉之后長期失修。有的村民找到村干部反饋這些問題,村干部總是找一些理由搪塞,最后,壞了的路燈就一直不能使用。如此一來,路燈的數量就越用越少了。
第二個:路燈安裝了之后,成了擺設
農村安裝的路燈大多數是一些太陽能路燈,白天儲蓄足夠的太陽能之后,晚上就能照明使用了。可是,這只是農民設想的情況。在不少的村莊,安裝路燈只是為了應付檢查,到了晚上,無論是夏季還是秋冬季,路燈都不會亮,儼然成了一副擺設。所以,按照農民的話說,安裝了干嘛呢?還不如不安裝。
第三個:路燈都裝在了主道,一些鄉村小道并沒有路燈
大家都知道,在城市,無論是大道還是小道,幾乎都是有路燈的。所以,城市居民在出行的時候,往往也都不用擔心照明問題。而在農村,情況就發生變化了,到了晚上幾乎都是黑通通的。雖然一些道路安裝了路燈,可是,這些路燈又都安裝在了主道,反而是農民經常活動的地方沒有安裝路燈。所以,這就會讓農民產生誤解,讓農民認為路燈不如不安裝。
通過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,農民提出的這幾個問題都是非常有道理的,而且,以上這3點在農村具備一定的普遍性。所以,對于農民使用路燈的體驗,上述這些或許能夠表達出農民真實的內心想法。